当前水稻高温热害风险预警及防御对策建议
-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2025-08-20 11:08
- 浏览次数:
据泰州市气象台最新预测,预计到本月底前,我市仍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都将维持在35℃以上,可能会对在田水稻、尤其是部分已破口甚至提早抽穗的田块造成不利影响。各地要认真研判,指导农户因地制宜落实以水调温、叶面喷肥、适当补肥等防御措施,切实减轻高温热害危害。 一、高温热害风险预警 抽穗前10-15天(幼穗分化中后期)若出现连续5天以上最高气温≥35℃的天气,会缩短幼穗分化时间,造成枝梗、颖花退化、瘪粒增多,减少每穗粒数,穗型变小。 抽穗期前后(尤其是抽穗前后5天内),持续35℃高温会导致花粉败育、甚至抽穗障碍,结实率显著下降。 二、防御对策建议 1.以水调温,减轻高温影响 这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应对措施,可普遍采用。一般田块可灌5-8厘米水层,长势较旺的田块可适当加深水层,切实降低水稻冠层温度,减轻高温影响。要注意田间不能长时间保持深水层,提倡日灌夜排、流水灌溉,白天灌水、晚上排水,防止根系早衰。高温过后,要迅速排水露田透气,养根保叶。 2.叶面喷肥,提高植株抗性 可适时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1%硼砂溶液,视情添加芸苔素内酯(0.01-0.05mg/L),调节内源激素,降低颖花退化率,增强花粉活力、缓解花粉败育。叶面喷肥要避开高温时段,一般在下午4点后、上午9点前进行,同时要加大用水量,防止“肥害”烧叶。 3.适当补肥,弥补养分消耗 极端高温会导致水稻营养消耗过快、根系活力下降、光合能力减弱,对灌浆结实带来不利影响。要在施好穗肥基础上,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因苗补施穗粒肥。对生育进程较快的田块,在破口期每亩增施3-5公斤尿素。对部分迟栽或直播稻田,可在抽穗前10-15天每亩补施氯化钾5-8公斤,增强植株抵御高温的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