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1643/2023-26920 | 分类 | 部门文件 农业、林业、水利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3-03-02 |
文号 | 泰农办〔2023〕8号 | 时效 |
-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2023-03-24 08:43
- 浏览次数:
各市(区)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先导作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激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动能,助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根据省农业农村厅部署要求,现就迅速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沉一线、开展科技服务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聚焦农业提质增效,坚持“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定位,关口前移、措施前置,依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力量,迅速组织动员广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沉一线、争当先锋,突出春耕备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农业生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高质量开展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农业从业者科技素质,有力支撑粮食安全,着力夯实农业底盘,显著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以科技之“先”,促进粮安之“实”,助力经济之“好”。
二、重点任务
(一)即刻进村入户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服务。当前春耕备耕已经全面展开,各地要围绕稳产保供各项任务,聚焦省、市农业主推技术,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分片区、分产业开展巡回技术指导。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落实“一村一名责任农技员”制度,组织广大农技人员采取包村联户模式进村入户、入企入社开展技术指导,每人对接指导10名左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在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单位要聚焦产业、聚集资源、下沉服务,遴选专家驻点驻村,靠前服务指导农民。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云指导”。要组织广大农技专家充分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云上智农”APP、“农技耘”APP、“农牧旺”APP等信息化渠道,提高技术服务效率。在泰的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市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主任及市、市(区)和乡镇三级农技人员要全部上线“农技耘”APP,为用户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指导服务,及时回答用户提问,及时报送日志、农情等信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和高素质农民使用好“农技耘”APP。要创新方式,在微信、抖音、农技耘等平台,通过制作上传农技指导小视频、文字课件、开通网上直播、开展远程问诊等,提供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
(三)及时发布农事技术指导意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市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主任要及时发布在田作物生长、设施园艺栽培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技术指导意见。及时跟踪、科学研判极端天气对农事活动影响和市场变化形势,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帮助种养殖户应对不利影响、减少损失,及时指导更新品种技术,积极引导产销对接,努力增加市场供应。各地发布的技术指导意见要及时上传“农技耘”APP、“农牧旺”APP等。
(四)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各地要根据实际,制定春耕备耕技术培训方案,线上线下结合,组织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针对性强、通俗易懂、注重实操的全员培训,推动农技推广人员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提高技术指导水平。要抓紧启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根据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迫切需求,优化编制培训课程,按农时分段组织,系统培训种粮一体、统防统治、水肥管理、农机作业等一系列技术要点,帮助提高种植水平,确保麦油丰产丰收、粮豆扩面增产。近期,“农技耘”APP将组织开展一期“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关键技术”专家视频讲座。
(五)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功能。充分发挥现有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和市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作用,集成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的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科技、物质装备创新,及时组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观摩学习。各基地要切实做好5个科技示范点和10个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带动,将基地集成熟化的技术快速推广应用。
(六)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组织精兵强将,深入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科技需求调查,摸清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重大技术、提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效益的实际需求,主动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对接,聚焦制约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推进科技和产业深度对接,打通全产业链发展的堵点卡点,助力全产业链快速健康发展。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做好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意义,主动入位、不等不靠,创新思路举措,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实。加强绩效评价,将农业科技服务纳入本单位重点工作,将服务实绩纳入单位和有关项目考核内容,推动农技人员全身心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质量。
(二)强化服务保障。各地各单位要针对生产科技急需、农民增收所盼,优化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环境,出台政策制度,鼓励引导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主动下乡、靠前服务。今年市级将推行特派首席农技推广专家服务制度,向乡镇选派一批特派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开展包镇联村服务。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主任单位要主动对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注入更多科技动能,彰显先发优势。
(三)广泛宣传报道。注重挖掘农技推广先进人物、典型经验和创新模式,突出农业科技服务典型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会展活动,交流工作成果,宣传服务成效,形成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竞相下沉服务的良好氛围。“农技耘”APP将设立“率先整体好转看科技”活动专栏,各地各单位要协同配合,及时遴选报送先进典型材料。每月30日前报送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详见附件)。
联系人: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处武二忠;电话:86893961;邮箱:tzkjc@163.com。
附件:“率先整体好转看科技”活动开展情况表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3月 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