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2025-01-02 10:37
- 浏览次数: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召开后,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切实把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坚持一体安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围绕全会提出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求,全面研究部署下阶段全市“三农”工作举措,力争以实实在在的农村改革成果,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应有之力。
聚焦“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进一步优化粮食和油料作物区域生产布局,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5万亩以上。统筹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粮食单产继续保持全省领先。量质并重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做到良田粮用。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严把工程质量,健全管护机制,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扎实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全面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调控保障能力,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左右,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7万头左右、规模养殖场保有量稳定在400家以上,水产品产量达40万吨以上。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聚焦“片区推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重点抓好三个“连片推进”:连片推进乡村建设,深化拓展片区化全要素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内涵,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管护“三个环节”,打好农田、道路、水系“三个基础”,聚焦产业、设施、服务“三个重点”,做到村强、民富、人和“三个提升”,不断提高泰州片区建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连片推进粮食生产,综合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小田变大田”改革等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粮食丰产片建设规模,为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有利条件,力争全年千亩以上丰产片和百亩攻关田建设数量超过100个;连片推进农事服务,深入推进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整合智慧农业、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产品检测等功能,统筹规划建设好田间物联网监测设施、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农产品产地销售市场等重要节点,有效辐射串联周边服务组织、大户散户,实现片区带动、全域提升。 聚焦“项目攻坚年”,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体推进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市场升级,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加快“2+N”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聚焦大企业培大育强,深入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和领军型农业龙头企业培大育强行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梯队,加大重大项目向龙头企业转化力度,定向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向加工型、服务型龙头企业转型,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保有量超420家,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700亿元;聚焦大项目精准落户,围绕补链强链,加强精准招商,健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储备库,优化项目签约、报批、开工、建设、竣工等全链条管控机制,定向对接行业领军企业、细分领域冠军、大院大所等,靶向吸引高质量项目落户,全年新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50个以上、年度完成投资额100亿元以上;聚焦大园区能级提升,深入实施农业园区提档升级行动,健全“星级”园区“六有六强”标准体系,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更好推动农业园区要素集聚、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将农业园区打造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高地、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聚焦大市场迭代提升,围绕打造“百亿级”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推进安丰国蟹市场、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兴化市粮食交易市场等重点市场载体提档升级,加快布局“集散+电商+连锁”等多层级市场,打造立足长三角、辐射国内外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聚焦“共富共享”,走好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 一体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城乡融合为抓手,走好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抓牢“兴村”这个支撑点,强化村级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四强四有”行动,拓宽强村公司、物业租赁、农旅融合、生产服务、飞地经济等多元化发展路径,夯实集体经济的发展底盘、增收基础,确保如期完成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抓牢“富民”这个落脚点,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加快培育“新农人”队伍,着力稳住工资收入这个大头,聚力增加经营收入,兼顾财产和转移收入,确保农民收入保持稳定、持续较快增长;抓牢“兜底”这个着重点,加大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精准摸排、动态监测、定向帮扶力度,会同有关部门精准落实医疗救助、就业扶持等防返贫举措,帮助困难群众提高基本生活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聚焦“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从严把好农村改革的“时度效”,运用正确的“方法论”,紧扣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个最大的政策,以“三块地”改革的稳慎推进,确保“三农”基本盘的稳固高效。宅基地方面,严守宅基地政策底线不动摇,落实“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要求,在确保农民住宅用地需求和乡村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允许农户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住房,让农民直接成为资产盘活的受益人。承包地方面,紧紧围绕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原则,在基本完成泰兴、高港国家级二轮土地延包整县试点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固化工作制度,接续推进靖江、兴化、海陵、姜堰开展整镇试点,确保2028年全市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全面完成,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持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激发产业发展潜能和农民增收潜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按照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部署要求,稳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积极探索土地作价入股、企村合资联营等新模式,让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成为村集体的优质资产,为村集体和农民带来稳定且长期的财产性收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